首页 > 都市 > 气运神朝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2/2)

目录

一旁的才七幸灾乐祸的说道:“王兄,你惨了,你是不是又闯祸了”。看着才七那一眨一眨的眼睛,真想在他那瘦弱的脸蛋上狠狠的来那么一下。

一进谢铎书房,便被谢铎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王仁小儿亏老夫如此看中你,没想到你是如此目中无人端是不是人子”。谢铎臭骂了一顿后,板着脸,“陈夫子的事我已经替你搞定了,日后上课不得再对陈夫子无礼,你回去吧”

从头到尾谢老祭酒都没让王明阳说上一句话,搞得王明阳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奇怪的老头,没事拿我寻开心吗”

王明阳此时十分郁闷,“这都是哪跟哪,上课开小差是我的错,我不也找夫子认错了吗怎么好像我惹怒了全世界一般”

第二日夫子红着脸蛋走上了讲台,看着下方一众学子。今日咱们不讲论语,咱们讲尚书。

老夫有个问题不知哪位学子能答上来,众人一时间竟然全部看向王明阳。王明阳顿时黑着脸,“靠,你们在黑我”

果然陈夫子叫起来王明阳,“王仁学子,老夫有个问题,你可知如今所学尚书共有多少篇”

瞬间下方学子哗然了,这个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公论。就连历代先贤都不知,夫子却用来质问一个少年。王明阳沉吟了会答道:“传说先秦时尚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后因秦始皇火毁之,致使尚书被毁。今所用尚书大多来自于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另存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王明阳顿了顿,其中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至今上有争议。

陈夫子目瞪口呆的看着王明阳,这些东西是他昨晚整理书籍才查到的,一般学子为了读书出仕为官,根本不会注意尚书是都残缺是否有异议。

众人只知尚书有二十八篇,竟然还有今古尚书之分,一时间众人不敢相信这个事实。“真的假的,先贤之作竟然还有出处,难道我们所学都是错误的”

陈夫子清了清嗓子,“大家安静”

本章完

正文 第六十三章:气运之论

陈夫子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王仁回答的很好”,先是对其表扬,之后话锋一转。“但是也不能作为他上课打瞌睡的理由,现罚你今日罚站,并罚你抄写周礼可有异议”。

王明阳虽然一百个不乐意,不过还是点头认可。反正也没说什么时候交,小爷我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交给你。

可怜的王明阳为此第二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陈夫子看了看下方学子,“我大晋朝学士们要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那二十五篇古文尚书至今没有公断,但在这里老夫希望诸位将来能够像世人证明他的真伪”

夫子说完看下方众人认真的样子,点了点头,继续讲到:尚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下面我们开始讲虞夏书四篇”

很快陈老夫子宣布下课,在陈老夫子离开后。立刻又甲等班级之人向王明阳抛橄榄枝。“兄弟你真厉害,连夫子被你折服了,牛”一时间对王明阳的不屑谩骂声全都转换成了赞扬声与吹捧声。

其中一人对王明阳自是视为大敌,此人便是杨慎。杨慎乃是翰林检讨杨廷和之子,比上王明阳还小上两岁。乃是一等一的神童,天资过人深的陈夫子喜爱。

杨慎一直是众人心目中的天之骄子,但是王明阳的出现仿佛打破了一切。杨慎有种预感,王仁会是自己生命中的大敌。

小胖子陈瑶捅了捅王明阳,“没想到你也是一大才子,可怜我还以为有人会同我作伴,谁知竟然也是一才子,可怜我的排名又后退一名,呜呜好伤心啊”

王明阳看着小胖子的表演,满脸的不信,“这小子根本就是一个扮猪吃虎的家伙,什么狗屁混进来的猪头,这家伙竟然欣然接受,这家伙绝对是故意的。谁也不可能每次都在班级的最后一名,却从不掉出甲等,一切刚刚好”

今日王明阳大展神威,赢得了众多学子的信赖,一时间王明阳的气运发生了波动。小童懒散的声音继续出现,“大笨蛋,表现不错你的气运又在增长了,继续努力早日达到橙级”

这时王明阳看到了坐在最前方的杨慎,“胖子那人是谁”

小胖子陈瑶顺着实现看过去,“哦,你说那人,那人可是真正的一等的一的天才。貌似年龄比你还小,但人家可是甲等第一,高傲的很”

从小胖子的眼中看出了不屑,看来此人平日里并不得人心。也许是王明阳的目光惊动了杨慎,杨慎回头看了眼王明阳,那一眼王明阳竟然在一个十一二岁少年眼中见到了敌对,显然这小子在给自己下战书。

王明阳愣住了,“此人为何对自己有如此大诚见,我貌似没得罪过他吧”

陈夫子虽然顽固,但不得不说对学问的研究有一定的功底。不然也不会成为国建学院甲等的博士先生。陈先生说来也是文道进士之境,只不过这些年一直醉心于教学研究,从未出过手罢了

陈夫子既然决定原谅王明阳,自然不会与其计较。“王仁到我房间来”,临走时夫子又将王明阳叫了出去。

“见过夫子”,来到夫子的书房,见陈夫子正在整理书籍。王明阳鼻观口口观心,一副谦虚谨慎的模样。

陈老夫子板着脸,硬声说道,“王仁,不论你有如何的家庭背景,如何的血液基础。如今我为你先生,自会对你认真负责。老夫今日原谅于你,望你以后勤于学业。老夫不希望你成为下一个伤仲永”。

王明阳恭敬的行礼,“先上教训的是,学生自当谨记”

“老夫今日叫你来,还想了解下你的学业情况,吾观你已经对文道稍有领悟,但切忌不可自误。文道虽强,但于如今的你还不适合。你正是应该增长学业为文道打基础之时,带你出仕为官方能一飞冲天”。

文之一道,举人前均可由朝廷赐予,这也是很多学子在参加科举之前,仅仅童子境的原因。只注重文气的增长,却忽视其内涵底蕴,终究是无根浮萍。每一名大学士、大儒均是博览群书,尽知古今之人。

“先生所说的一切,学生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