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铁血遂明 > 分节阅读 82

分节阅读 82(2/2)

目录

再转到北面,北面没有火炮,倒有十四个鞑子驻守,李开国钢丝鞭如同索魂铁链一般,瞬息之间便穿刺七个鞑子的身体,还没有等剩下的鞑子反应过来,钢丝鞭已经猛的一震,七个鞑子身体四分五裂,脱出桎梏的钢丝鞭只是一个横扫,剩下七名鞑子全都被拦腰扫断,破空的呜呜声一响即消,并没有传出多远,但十四个鞑子已经全都去见努尔哈赤,做了一堆冤死鬼。

西面也没有火炮,也没有鞑子。李开国想了想,刚才北面的十四个鞑子里一定有西面巡视的鞑子,溜号到北面来,却没想到,少活了一会。

李开国跳下城墙,他围着通远堡绕了一圈,用了半个时辰,杀了这么多鞑子,此时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因为堡里的鞑子们也正在校场那里围了四个超大的篝火,正在大吃大喝,载歌载舞,一边鬼嚎着唱着不着调的俚歌,一边在一些满族少女面前竭力表现自己。而校场一侧便是马厩,长长的一排,估计约有三百多匹战马。

李开国远远的看了一眼,便顺着一间屋子的墙边往堡中间的屋子走去。那里有全堡最好的房子,想必济尔哈朗一定就住在那里。

他不住的穿行在鞑子人群中,因为要过去,就一定得穿过校场。如果现在有鞑子在空中向下看,就会发现有一个背着近一人高火枪的鞑子不急不慢的往旗主的房间而去,那个鞑子所体现出来的气势是那样的显眼,只要稍微拉远一点视线就能发现不同,可能要心怀不轨。只可惜,没有鞑子能在空中看到这一幕。

就算狂欢中的鞑子们有人不注意的扫视一眼,发现有些不对,但李开国身影很快就会被其他的鞑子挡住,而让发现不对的鞑子以为是自己的错觉而放弃追查。

李开国以一种不急不慢的特定脚步,慢慢的脱出狂欢的人群,走向堡中心有守卫的一个小院。他一边走还一边抬头看看天色,半个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清冷的光辉被火光一照,似乎让人觉得是两个世界一般。

看来已经快是子时了,李开国摸了摸肚子,他腹中已经饥饿,济尔哈朗的屋子里一定有最好的食物。

守门的四个鞑子看到一个鞑子扬着脸,一边看天,一边走过来。都疑惑的望望天空,没什么奇怪的啊一个鞑子眼看李开国就要到近前,擦的一声拔出刀来,嘴里喔喔呵呵的叫了几句。

李开国听不懂,他也不想听懂。钢丝鞭悄无声息的在黑暗中刺出,将四个鞑子再次穿了脖子,提成一串。钢丝鞭毫不费力的将四个鞑子拖进小院,丢在地上,然后李开国掩上院门,用一根门闩将门闩住。

院中居然没有人,所以也没人发现李开国进来了。只是十多米外的房里,灯光明亮。隐隐传来女子的笑声还有琴声,一个温和的男声正在不停的说着满语,每说一句,便有女子娇笑的声音响起。

李开国冷酷的笑了笑,他也不躲躲藏藏,将头上的帽子一丢,假辫子落在地上,便大摇大摆的直接走到房前,一脚将房门踢开,然后手中钢丝鞭突入房中,在房中狂舞,尖叫声中,转瞬间便杀了八个年纪在四十以上的鞑子军官,只留下一个年轻的鞑子没杀,还有五个女子。

第一百六十四章 济尔哈朗

这个房间是个小厅,李开国杀进来前,济尔哈朗正在和手下甲喇、固山等招待皇太极的使者还有皇太极二女马喀塔。

马喀塔今年只有八岁,但满族的女儿,十二岁已经可以嫁人了,所以八岁已经不算小。这次皇太极派了使者来给济尔哈朗送来粮草,摆明就是要拉拢这位贝勒,毕竟镶蓝旗也是八旗里重要的力量。

马喀塔听说这件事,便要跟着来,因为济尔哈朗有汉女,听说还是明朝的官员的千金小姐,懂得诗书琴棋。马喀塔向来对汉学十分的好奇,她不但会说汉话,还会写汉字。读汉人的书越多,她便越是向往书中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可惜后金虽数次抢掠百姓,但掳获的千金小姐着实不多,就是有,也大多是士财主家的小姐,大字不识一个的比比皆是。马喀塔也见过几个,实在是和书中描述的才女相差甚远。

时间长了,大家也都知道她的所好,有人说起济尔哈朗就有四个汉女,听说就符合马喀塔心中才女的形象。

她正想着怎么见一见呢,可巧皇太极正缺一个子女前去送粮草,以示对济尔哈朗的抚慰和尊重。长子豪格是不行的,有些太过重视,容易引起其他的旗的不满。马喀塔是皇二女,不大不小正合适,因此马喀塔就是不说,她也会被皇太极派来的。

济尔哈朗脸色铁青的望着停在咽喉前的钢丝鞭梢,他手中虽然已经抓住了长刀的柄,但却一动也不敢动。刚才就是这鞭梢,一转眼便杀了手下最精锐最勇猛的甲喇和固山,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就他自己这点本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反抗一定会死,他可不是热血冲动的普通鞑子,所以他不敢动。

马喀塔是被吓傻了,而四个汉女则是闭着眼睛不停的尖叫。虽然她们经历过许多惨无人道的摧残,但胆子还是没多大。

李开国之所以不杀她们,他就是要搞清楚,留下的这个是不是济尔哈朗。所以他猛地喝道:“闭嘴”

四个汉女同时停下尖叫,她们被大喝吓住了,但同时也回过神来,发现李开国头上有发髻,是个汉人,登时心神便安宁了许多。四个汉女同时闪过一个念头,能向他求救吗但马上又将这个念头抛掉,就算是被救回去,也是一个死字,比起回去,现在的生活倒也不错。

李开国看她们不再尖叫,喝道:“你们说,这个人是不是济尔哈朗”四个汉女还没有回答,济尔哈朗道:“我就是济尔哈朗。”他吐字发音居然是正宗的京师口音,字正腔圆,如果不是头顶着半秃,还拖着一根猪尾巴,光听声音,是绝对听不出是个满人说的。

李开国虽然没想到济尔哈朗会说汉话,但也没什么惊奇的。钢丝鞭刷得收回身上,李开国伸手一拉被鲜血染红的桌布,桌布一卷,将那些吃过的残羹剩菜卷成一团,然后呼得一声,被李开国丢出门外。

李开国将身后的燧发枪取下来,放在桌侧,大剌剌的找了一张还没有被血溅上的圆凳坐下,这是以前的明军留下的,鞑子可没有多少人坐凳子,他们都是坐炕。猛然一拍桌子,李开国对着四个汉女喝道:“快去,给本官重上一桌上好的酒菜。”

四个汉女吃得一吓,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