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女人不惑 > 分节阅读 19

分节阅读 19(1/2)

目录

所怖,是苦所在,当行梵行,舍离于有。”

或许是近乡情怯,或许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反正离上虞越近,狄兆荣也越紧张伤感起来。我好言劝慰他,让他放开胸怀,不管是怎样的结局都要勇于面对,避而不想总不是办法。

我们老家山清水秀,门前就是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河上时常有戴着乌毡帽的老乡摇着橹哼着歌撑着乌篷船经过,都是一些年纪大的怀念旧时光的老人乘着自己腿脚还利索,动动身子骨。也许他正在走亲访友的路上,也许刚从自己的菜地摘了菜回来,也许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塘里刚捕了鱼要回家。乡里乡亲的大部分都认识,打招呼声此起彼伏,一派江南水乡的美丽光景。

我爸妈工作时一直住在上虞市,后来因为爸爸的身体原因,妈妈在他退休后陪他一起回到了肖金乡汇头陈老宅修养,而上虞的房子就空关着,请了个阿姨一个月去打扫两次。

我爸妈现在住的房子是在祖父母留下来的老宅边,很多年前向镇里申请了宅基地自己造的四层高楼房。因为要回去住还曾经请人翻修过,规模很像城里那种独栋别墅,在上海我可买不起。

我帮父母请了个住家阿姨每天烧三顿饭和打扫整理房子,把家里拾掇得很是干净舒服。阿姨跟我上班一样每周双休天休息,那两天我父母就走亲访友或是到外面玩去。过年了阿姨也休国定假放七天,我妈妈就亲自下厨,其实她手艺超好,想到马上就能尝到我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我就禁不住咽口水。

快到下午一点的时候,车子终于停到了我家大门口。我用手机打家里的座机,是我妈妈接的电话,赶紧来为我们开门。开了沉重的大门,我们进得内里,家里的景色一下子显山露水出来,原来门里面还是很有一番景致的。

我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天井。进门左手边占四分之一大小的地方挖了一口鱼池,里面堆着太湖石砌成的假山,养着各种小鱼和乌龟,夏天的时候我爸爸还会在池里种上小小的睡莲。边上一溜种着十几棵水果树,有石榴、无花果、橘子、柚子、枇杷等。

在剩下的地方,我父亲搭了两排棚架子,一排是葡萄藤,一排是紫藤。夏天的时候最美丽,一架紫藤清香,一架葡萄美味。在这两排藤架下,我爸爸还弄了一个藤桌子配了两把藤椅。夏天的夜晚在这里乘凉再惬意不过,享受着欢乐加倍的心情。

门后的院子是门前天井大小的一半,也被我爸爸占领了用来种菜和养花。院子的一半根据季节变化种些相应的蔬菜,春天的时候,一茬茬的韭菜来不及割,还有辣椒、芹菜、莴苣、荠菜、菠菜等;夏季多种瓜,有丝瓜、苦瓜、冬瓜、黄瓜、佛手瓜、南瓜、地瓜等;秋季多种豆,有四季豆芸豆、豇豆、豆角、扁豆等;冬季多种菜,有卷心菜、白菜、花椰菜、芹菜、菠菜、芥菜等,反正一年四季绿菜常青。

另外一半被我妈妈圈起来养了一些鸡、鸭、鹅,还养了六只鸽子,每天都有新鲜的蛋吃。因为地方不够,否则我妈妈说她还想养猪呢。

以前我偶尔带两个孩子放寒暑假时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他们总是乐不思沪,在这里玩得很开心,又有新鲜的水果蔬菜吃。每次都是要他爸爸来接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我爸爸不在家,听我妈妈说,是我们村长邀请了几位辈分高,又有点分量的陈氏中人去商量大年初一祭祖的事情。

说是村长其实就是我们陈家的族长,你别说,我们陈氏祠堂和族谱都还完整保存着。说起陈氏祠堂,还保留着那种古色古香,族里有名望人的牌位一长串地列着。说起族谱,流传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尺多厚十卷本,翔实记载了我们陈氏家族的流动痕迹。

到我爸爸那辈还是按照族谱中排定的字“思”来命名的。我爷爷养了5个孩子,我爸爸叫陈思伶排行老大,我姑姑叫陈思如是老幺。原本他们之间还有3个孩子,我爸爸下面还有2个妹妹和1个弟弟,都分别夭折在襁褓里或意外事件。活下来长大的只有我爸爸和姑姑,他们相差了10岁。

到我和弟弟这辈的时候,我爸爸已经不再沿用族谱留下来的字来为子女命名了。挣脱了桎梏,人的命名更显自由与时尚。但是,我爸爸也担心,源远流长的陈氏痕迹会否到这里而中断。

我妈妈已经烧了一桌好菜等我们来,没想到我们比正常时间晚了半个小时,“路上很堵吧,一路很辛苦,肚子饿了没,赶紧洗手吃饭。”我妈妈招呼大家直接到饭厅开吃。

吃完了饭,休息了会,我帮着司机将东西卸下来,让他好早点返回上海,晚了怕路上更堵。我妈妈还准备了一些特产送给司机先生,在狄兆荣的首肯下,司机开开心心地拿了礼物回上海了。

我们转到客厅,我找出爸爸存放的上好普洱,拿了待客的白釉紫砂壶和小杯,泡了一壶普洱茶,给狄兆荣、妈妈和自己各斟了一杯。普洱茶漾着栗红色的沉郁光泽,举杯鼻前,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面而来,高雅沁心不在幽兰清菊之下。普洱茶性温,理胃养胃,年纪大的人都喜欢慢慢品茗其中的真韵。

冬季正好饮红茶、黑茶,如祁红、滇红、普洱、六堡;春季宜饮花茶,如茉莉、桂花;夏季宜饮绿茶,如龙井、毛峰、碧螺春;秋季宜饮青茶,如乌龙、铁观音,这些知识还是跟我爸学来的。

我正式向妈妈介绍狄兆荣,“妈妈,这位是狄兆荣先生,我叫他荣叔,他是我们公司马来西亚投资方。因为机缘巧合我和他相识,很荣幸请他到我们家来过年,您可得替我好好招待他哦。”说到最后我撒娇地摇摇妈妈的手臂。

妈妈慈爱地拍拍我的手,不好意思地对狄兆荣说,“狄先生你好,阿欢一路上给你添麻烦了吧,欢迎你到我们家来做客。你就当自己家里一样,有什么需要只管说,可别跟我们客气,我们老陈和我都是很好客的,平常家里人也不多,你来了正好多点人气。”又转回身对我说,“你都多大岁数了,还跟妈妈撒娇,也不怕你荣叔笑话”。

狄兆荣笑着回应,“大过年的我上门叨扰,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你别客气,阿欢可是个好姑娘,你们教育地真好,如果没有她的援救,我可没有那么轻松地坐在这里和你闲聊,说不定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看到妈妈露出疑惑的神情,我向妈妈大致解释了当初急救狄兆荣的经过,狄兆荣笑着总结,“我和阿欢是不救不相识啊,后来倒成了忘年交,阿欢人很不错,还真得好好谢谢你们。”

妈妈赞许地看着我,“没想到你这丫头还有这一手啊,乐于助人、临危不乱,不愧是我们的好女儿。这种精神以后你还要多多保持,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啊。”

我啼笑皆非,“妈妈,你以为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的啊,虽然我本善良,但也不是非我不可的。再说了,做好事也是要看缘分的,现在这个社会,有时候好事也不能随便乱做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自己女儿,你的为人我还不清楚,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哎,妈妈叹息一声,“你说的对,现在好事可真的不敢多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