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之玉扳指 > 分节阅读 35

分节阅读 35(1/2)

目录

的缘故了

“好了好了,跟先生说一声先。”秦非有徐家的钥匙,休息这一天,一般师母会去外面转转,买点东西,徐儒成则是在自己书房里,做些研究,徐成林和祈红已经搬到自己家了,不过徐雩儿还是住在这边。小丫头一般是成天成天和秦非在一起的。

两人回去家里,秦非敲敲徐儒成的书房的门,过了一会,隔着门说道,“先生,我带雩儿回我家了,等会儿我给她送过来。”徐儒成在里面“嗯”了一声,秦非就带着徐雩儿关门离开。

“小舅”秦非踏进家门,就看见俞海钦和李陵龙坐在八仙桌边上,一人一杯茶。

俞海钦听到秦非的声音,转过身来,露出牙齿一笑,若说特殊十年的农场生活为他培养了领导力和实干能力,那这一年就为他大大增加了交际能力,秦非甚至觉得俞海钦的变化肉眼可见。

成熟,自信,亲和,精练

俞海钦的领袖特质比预想的还要让秦非惊喜。

“怎么早了,不是说下午到么”秦非牵着徐雩儿的手走进来。

“小舅舅,李叔叔”徐雩儿到秦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甜甜地叫了一句。

“小雩儿,小舅舅给你带了大白兔,明天让小非给你带过去”

大白兔又见大白兔

秦非只好一抹额头的冷汗,“我还欠她五个呢。”

徐雩儿自然高高兴兴谢过了俞海钦就坐到一边自己玩儿去了,非常乖巧

“我带雩儿到龙宫去,你们先说着。”龙宫,就是西厢那两间房间,还是秦非跟徐雩儿说那些个特殊文物都是宝贝的时候,徐雩儿一口喊出的“龙宫”,西游记里龙宫多宝,却也极为适当,结果这名儿就定下了。

秦非这一年收上来的东西也不少,两间房子其中一间门窗都被封住了,只在另一间开了一扇门,里面的一间放了三个大保险箱,四个黄花梨的四层的摆物件的架子。“大鹏”序,三色军邮,气死官窑,成化斗彩天字罐,血玉像章,熊坑的绿端,那十件国宝玉器,还有这一年找到的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一件康熙年的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是康熙中期景德镇御制的精品,秦非从琉璃厂一个店面里,花了二百块买下的,当时断的是清仿,算是捡了个大漏这些珍贵的都是放在保险柜里的,此外像彭公笔记,主席手迹,整套的文票等都放在架子上,外面则是堆着许多的批量文物,比如成套的小人书,各类红宝书,像章之类的。

徐雩儿对各色小人书和主席像章最有爱,每次秦非有事,把她往这里一带,就能两三个小时不用清净了

秦非回到中堂的时候,李陵龙正和俞海钦说起军方改革的事情。

“怎么有人接下来了”

李陵龙白了他一眼,“什么叫有人接下来好像是没人肯一样,也就是你是个黑心资本家,旁人想都想不到的。”

秦非只好“嘿嘿”一笑,问道,“跟我说说,到底是何方神圣”

“鲁南军区一个副司令的外甥,据说也是个吃螃蟹的,78年就开始经营砖窑的,靠着军区的牌子,也赚了不少。”

秦非一听,哑然失笑,“他该不是想要这些退伍的机关干部去烧砖吧”

“亏你想得出来,”李陵龙皱皱眉头,“好像是办了个轴承厂,也是军方给找的销路。”

秦非点点头,“那这五百个人就是上线干活的了”

“大约是吧,请了几个老师傅和技术骨干,帮着培训一下他们,也就能做事了。”李陵龙看了秦非一眼,“不过,可不是五百个了,好像是六百五十个。”

“六百五十个”秦非眼睛一瞪,“看来我还得了很大便宜了”

“你才知道”

秦非不以为意,皱皱眉头道,“不过”

“这次都是基层的机关人员,还有一部分复员士兵,都是能上线干活的。”李陵龙没等他说完,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出乎李陵龙意外,秦非竟然没有大呼不公,而是嘴角一挑,“那可不一定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基层机关人员他也是机关干部。”

秦非瞧着李陵龙还要开口,连忙摇摇手,“那个我不管,弄好了,我恭喜李爷爷和迟爷爷,弄不好,我给了那个建议,有需要,上门赔罪也行”说完,也不等李陵龙说话,就转向俞海钦问道。

“小舅,该是要开始的时候了梁叔那边也都准备好了

s:龙宫都出来了,你们还不收藏么拜托哈谢谢

第七十六章“紫禁城”

“梁书记刚刚调过去,就要动么”俞海钦手里茶杯顿了顿,奇怪地问道。

“呵呵,梁叔大约是想要昭示一下决心吧”秦非坐上凳子,“你跟林姐一起过去,考察一下地方,那边几个无线电厂,都没有问题吧。”

俞海钦这一年以哈尔滨无线电四厂为基,也找过青岛无线电的“海蓝”牌,天津无线电的“香梅”牌的代理,说来跟秦非的预想差了很多,他原本以为,要让他们同意自己为他们代工,会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毕竟这是新生的事物,而且国家的东西给私人做,这本就是很考验人政治判断力的东西

可是一听说自己将在深圳办厂,生产他们的东西和国外产品争市场,几家电子厂的负责人都表示愿意商议之后给出答复。这个时间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无锡荣家甚至获得了“大6特许权”,将外国的电子产品贩卖回中国大6。所以世面上充斥着相当多的德国,日本的产品国内的东西占得份额并不重

对于秦非这个提议,最后无一例外,几个厂都给出了正面的回答

意外之喜

秦非随后让俞海钦出面和几个厂洽谈具体事宜,这个时候中国专利局初创,专利法还未出世,俞海钦表示希望到各家买入部件,一并运往深圳工厂进行组装,然后贴秦非定下的牌子,再由各厂的销售渠道销售出去。

这非常不意外的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青岛无线电的负责人觉得这个根本不能接受,当然并不是贴牌的原因,对于牌子,国人这个点儿虽然没有树立品牌的意识,但是有许多的老店和扎实的产品依旧有相当的市场认可度。

青岛无线电的“海蓝”就是其一青岛无线电的人深以此为荣,所以他们希望秦非能够贴他们的牌子,原因只是这对销售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无其他。

然而事实上,秦非也想过以已经有相当基础的民族牌子作为自己的品牌,但是终究由于怕受到品牌归属的打扰,决定另起炉灶。而俞海钦并不知道一个牌子的重要性,所以他也对秦非的决定有些不解,当然对于说服无线电厂方就没有动力和意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