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4(2/2)
当然,巨额的军费开支维持到今日,帝国在军事装备和整体水平上也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时刻,以帝国陆军为例,战前,帝国陆军总计拥有14万辆坦克,其中还有两千多辆是中苏战争时期留下的,仅能用于日常训练,今日,帝国陆军现役坦克总数1755万辆,增加了125倍。
战前,帝国陆军拥有20万辆各型号的军用卡车,到了战后,这一数字扩大到了154万,而在陆军总员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纳粹德军的卡车数量才只有帝国的23,而帝国陆军的步兵装甲车、装甲侦察车、自行火炮的数量更是远多于德军,由此可见帝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
以帝国空军为例,战前,帝国空军仅有1700架大中型军用运输机及巡逻机,到了1941年4月,帝国空军总计拥有33万架,其中仅s15110系列大型运输机的产量就超过1万架,被称作帝国运输机之王,额定载重35吨的运输能力堪称是空中火车。
帝国空军的王牌战机j3\4\5系列战机服役总量从战前的7500架,一直扩充到现阶段的34万架,计算战损,其中j3系列战机从服役至今总产量超过28754架,在现阶段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战斗机,紧随其次的是j4系列战机,而j402则是单一型号产量最多的战机。
第328章 有钱才是霸主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虽然在过去三年里开支了巨额的军费使得帝国承受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但到现在的这个阶段,帝国海陆空三军的实力在世界范围都是不可挑战的,英国现在为什么怕中国,因为中国和英国开战不需要再额外多开支,而英国则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单纯比作战水平,英国的喷火战机并不比j3系列战机差,甚至在很多性能参数上要更强,但要生产出28754架,英国去哪里找到这么多钱
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你英国要想同中国开战,没有任何问题,前提是你先拿出30亿英镑的军费垫底啊,英国一年的中央财政总收入才2亿英镑,它去哪里借30亿英镑
现代战争就是拼钱,有钱才是真正的世界霸主。
英国人可以坚持认为白种人在任何方面都比中国人强,但机械和军事装备是一样的,真正等到中英开战,就算英国将一切家底全部卖光,凑出30亿英镑的军费开战,中国是不是就能凑出100亿英镑的军费
没钱就别来同中华帝国比牛,也不要争夺什么世界海洋霸主的宝座。
宋彪在看完中央政府提交的财政报告之后,也觉得这些年的军费开支太大,即便中央政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同样经不起如此程度的长期消耗。
他在看着这份财政报告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德国和英国之间,他只能选择打击一个,德国和美国一样都属于帝国现阶段及未来的威胁,而英国实际上只是过去的威胁。
英国是阻挡中华帝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主要阻力。只有将英国从亚洲踢出局,帝国才能正式的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但如果帝国不阻止纳粹德国的扩张,未来肯定会遭遇到纳粹德国的挑战,即便帝国勉强同时击败英德,未来想要应对美国的挑战就会过于艰难。
在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中,中国不怕美国的挑战,只是缺乏足够多的手段去限制美国的发展,所以在面对美国的竞争时。中国只能依靠正常的竞争和发展将美国长期压制在世界第二的位置。
英国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不用太忧虑,只要慢火煮青蛙,循序渐进的推进亚洲和非洲的独立自由化,大英帝国就将彻底成为过去。
所以。对现在的中华帝国来说,真正最大的威胁就是一直坚持通过军事扩张来扩大国家实力的纳粹德国。
关于这一点,宋彪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将这份报告看完之后,宋彪并没有给予任何特殊的批复,因为情况还不是特别的糟糕,中央政府所持有的海外债权及海内外信托资产都属于经营性资产,就如同德国政府持有西门子公司15股份的那样。这都是可以出售的资产,不包括名义上归属国家所有的非营利性的公路、水库、学校等等,这些资产加起来的总价值更高,但都是不能沽售套现的。
这意味着中央政府还能继续套现两百亿到四百亿中圆的资金用于其他的战争。以及应付其他新的挑战,包括继续扩大对科技研发和教育的大规模持续投入。
帝国打完苏联和日本,中央财政还能保持现在这个水平,确实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宋彪原则上不计划对此事给予任何评价。他就简单的批复了一个“阅”字,没有任何意见的将报告合起来归还给陪同在旁的陈瑾。
陈瑾身为财政大臣。在此事上更是第一负责人,他等了很长时间见皇帝并无特殊的意见,便主动提及道:“陛下,中央政府的经营性投资是否继续维持原有的政策”
宋彪乘着这个时间点了一根玉溪雪茄,思索片刻才答道:“可以继续维持,我个人认为四大信托公司除了正常的大项目经营投资和理财服务外,还应该考虑更多的扶持高科技企业和中小私营企业的发展,四大信托公司也可以上市,引入更为合理合适的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
四大信托公司在国内通常是指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家信托储备公司、中国国家投资银行公司、中国工业控股总公司这四家中央政府经营性资产信托管理公司,加上中国远东信托投资银行公司、中国联合控股公司则是六大信托,分别简称中信、中储、中投、中控、中远、中联,事实上,前面四家是中央政府所有,后面两家是皇室所有。
中央政府所有的这四大政府信托公司有着不同的业务范围,中储主要负责在国内外参与大宗商品信托管理和投资经营,主要投资领域集中在石油、铁矿石、铜、锰、钨、大豆、棉花、小麦等常规类的国际大宗商品,负责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值,尽可能避免短期大宗商品价格跌涨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中投主要参与国内外金融企业及特大型项目的融资服务,对外国政府发贷、承销国债,它的一个很常规的作用就是为外国政府提供发展贷款,同时将项目承包给国内企业。
中控主要参与国内支柱型企业、产业的信托投资,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创业资本,参与海内外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配合中央政府对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支持及协调重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及调整国内产业产能,推进整体产业进步,主导大规模的跨公司的技术合作和科技研发。
中储、中投、中控都属于专业性极强的特大型政府资产信托管理公司,而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则是典型的综合型特大信托公司,在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广泛参与全球经济的投资和金融服务,中信同时也是四大公司中实力最雄厚的一家。
中央政府对四大信托公司的管理采取委任制,通过在国内公开招聘的方式竞选合格的高层管理人员,并由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