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6(1/2)
旦总理签署这一命令。并经宋皇帝批准,则无需再经国会商议。
顾维钧总理再也不能维持此前的模糊战略,只能强硬出面在国会答辩,要求对意大利正式宣战。现在根不需要寻求国会的批准,但后续还是需要国会的支持。所以,统一国内思想成了非常重要的议题,各样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也随之大规模的启动。
面对这种情况,德波两国大使紧急出面同外务部商谈,希望帝国能够继续保持原有的不参战立场,当前局势下,中、美、西班牙、巴西、伊朗、土耳其等国都没有参战,这里面各国实际上都有偏向,美国因为军售问题,相对保持着对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平衡,瑞典出于自保因素,也是略偏向于轴心国,土耳其则是明显偏向于轴心国,这些国家中除了中美,其他都还算是影响较小的国家,不足轻重。
如果美国忽然参战,不管加入哪一方都会直接导致战场出现巨大的转折,但是美国和中国相比,影响力还是要小太多。
确切的说,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基等于英法德意波等国之和。
中国一旦正式参战,整个亚盟都会牵涉其中,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重要合作国,比如南美洲的巴西、智利,欧洲的西班牙,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国都将可能直接卷入战争,甚至可以牵动整个南美洲都加入到战争中。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纳粹德国确实是计划挑战中华帝国在世界范围的霸主地位,建立日耳曼人的世界霸权地位,但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计划,在十年内都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
当然,中华帝国也确实不可能给纳粹德国这个时间周期和机会。
美国可以作壁上观,坐等德国挑战中国给它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是绝对不能等。
顾维钧在国会发表政策谈话,表示出明确的要参战的意图后,德国和波兰都立刻派遣大使紧急启动谈判,希望通过外交斡旋继续阻止中国参战,因为中国一旦参战,轴心国目前的实力是很可能扛不住的。
别看大英帝国很悲惨,它毕竟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这样的坚强后盾,它和印度也仍然保持着宗主国和殖民国的关系。
大英帝国在全球依然拥有最多的殖民地,拥有庞大战争资源储备,而中国是整个亚盟的领导者,拥有匹敌整个欧洲的人口、资源和工业实力,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
只要中国正式参战,英国就一定会陪着中国打到底,真和中英打起长周期的消耗战,德国也未必扛得住。
谈啊。
该谈还是要谈。
外务部还是派遣副外长同德国、波兰谈判,这个价码提的非常高,第一,德国必须彻底退出法国,承认自由法国政府;第二,轴心国必须彻底退出非洲;第三,轴心国必须退出俄罗斯。
法国是纳粹德国土之外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俄罗斯是纳粹德国的资源基地和工业基地,这两个地方拱手让出,德国就没有继续挑战帝国霸权的机会。
这个谈判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到了9月18日,帝国虽然还没有正式宣战,但是驻扎埃塞俄比亚的两个集团军已经进驻埃及,空军也开始大规模的进攻驻扎在利比亚的意军,中央海军航空联合舰队则从亚丁港和北马港出发,绕道南非进入大西洋。
帝国海军的第一站就是刚果,占领刚果之后等葡萄牙确定被拉拢到同盟国阵营,全舰队才会进驻葡萄牙里斯港口,此后进入地中海,一举消灭意大利海军。
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在西非占据刚果这个基地,二是用军事实力逼迫西班牙和葡萄牙彻底倒向盟军阵营。
帝国大军进攻的大幕已然拉开了,一个新时代也即将到来。
第349章 帝国只能是世界第一
1941年9月20日中午11点,宋彪皇帝正式批准了帝国内阁总理大臣顾维钧与昨日提交的对意大利宣战令的批谕,至下午3点,中央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央军部总参谋长在国会正式对外公布这一决议。
次日,德、波、意等轴心国驻华使馆官员陆续收到帝国外务部的勒令,声明中断帝国与轴心国及仆从国的正式外交关系,各驻华轴心国外交官员限期48小时离开中国领土,外务部安排的多架专机会分批次遣送他们及家人前往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自此进入最高峰的阶段,盟军反攻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在中华帝国正式宣战的2天后,亚盟理事会在北京作出决议投票,以多数票通过表决,亚盟集体对轴心国宣战,并会同英法等国在上海召开国际会议,签署上海反侵略国际军事同盟协约,以同盟国阵营同轴心国展开二战,以使轴心国接受无条件投降。
中华帝国的国际能量和影响力是空前规模的,仅次于20世纪初叶的大英帝国,其经济、工业、科技和军事实力更是远超过那一时期的大英帝国,也是世界历史中,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世界霸主。
帝国一旦决定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就已经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走向,帝国和英国的海军实力足以保证同盟国阵营对世界海权的垄断,结束德国和轴心国的海洋空间,这也意味着除轴心国现有的土及仆从国资源外,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的国际资源将基归属同盟国阵营。
欧洲大陆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再加入轴心国钢铁同盟都将是自寻死路。
帝国的中央海军航空联合舰队也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海军,拥有超过14艘航空母舰。以及超过200艘的护航及反潜军舰,一旦进驻里斯,其实力足以覆盖整个大西洋和地中海,那也将意味着德国和意大利海军彻底走向沉没,根毫无翻身的可能。
帝国空军拥有63万架军机,超过35万辆坦克,自行火炮及牵引火炮超过8万门,这样的军事实力身就已经相当于整个轴心国之和,一旦兵力规模扩大到预期的1500万。其飞机、坦克等主要装备数量还将扩大一倍,足以将整个轴心国淹没在钢铁洪流中。
军员总数并不是很难扩张,轴心国之中,仅是德国和波兰就有实力突破1500万的兵力总规模,但是接近7万人的空军飞行员总量。以及坦克及装甲车的驾驶员、炮手,及相关军种的各级指挥军官就不是各国能在几年培养出来的,这是帝国在4亿人口的基础上累积30年所培养的战争实力。
所以说,军事大国不是那么好惹的。
纳粹德国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差距,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差距就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