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人间 分节阅读 46(2/2)
不过,他们终究还是都想了起来。
不过,此刻看到本来残废的断臂完好无损,而且还在莫会长的地盘上以主方的身份接待他们,本要脱口而出的某些字眼就不好讲出来了。
而且,面前之人虽然在那晚的表现中实在算不上出彩,勉强只能算是一块垫脚石,可与他们相比,依然是高不可攀的武道强者。
于是话刚说到一半突有闭嘴不言。
苏治平却神色不变,依然笑得亲和,一点也没有武师级强者对待底层普通人贱民的蔑视心态,摆手道:“不用紧张,从今而后,我们都是自己人,都是效忠于炎黄之剑、效忠于莫会长的人,只要此心不变,彼此就是兄弟姐妹,其他都是细枝末节,过往的也不都不重要了不过,我以前终究为影蝎会做过事,对你们也有冒犯,虽然影蝎会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但我还是要郑重的给你们道个歉对不起”
“不敢不敢没什么没什么”
他这番作态,让刘贵老姚等人连连摆手不止。
“到了。”
一边说着,苏治平将刘贵等人引到一片开阔之地,罗列着一排整齐的座椅,招呼有点手足无措的刘贵等人入座。
只是将最前排的座位空了出来。
而在这座位的前方,有着一个高离地面一米多的高台,高台被一块漆黑深重的布幔完全遮盖,看不到上面的情景。
看着这完全陌生的布置,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刘贵等人只能规矩的坐着,神色间显得有些局促。
没过一会儿,苏治平等人又引来一批人,这次的人不多,只有七个人,最显眼的是一个杵着铁木杖咄咄杵地配合身周众人的速度缓慢跳跃而行的短腿老者。
反而是走在最前面的汗巾帮主北樵收敛了骨子里的凶暴之气,沉着健朴、敦厚憨拙,扔在人堆里就是标准的青年“劳力者”形象,不是太引人注意。
从一进入这里,北樵就在隐晦的到处观望,心里十分好奇,心想,莫会长今天特意把我们叫来,到底是要搞什么名堂
“难道事情我们看戏不成”看到中间那个仿佛戏台的布置,他的心里这么想着。
没有给他时间多想,等安排他们在最前排的位置坐好,苏治平对着高台方向道:“会长,客人们都到齐了。”
“好,欢迎诸位。”莫渊人未现身,只有声音传入众人耳中。
而苏治平等人已经在这时悄悄在空余的座位上坐好。
这个巨大的地底空间,原本每隔很短一段距离就有一盏壁灯,将这空间照耀得辉煌明亮,突然,就在莫渊这话刚说完,所有壁灯,于同一时间,熄灭。
瞬间,光明消失,消失得彻彻底底,完完全全,浓重的一点微光也没有的黑暗充斥着每一寸空间。
与之同时袭来的,还有一种无可言喻的压抑和安静从四面八方的土层之中涌入,似乎能够让人的灵魂窒息。
众人这才恍然,他们此刻正置身在不知道多深的地底之下。
瞬间,在座的人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可这不过是遭遇意外之变的本能反应,很快就会触底反弹,主动喧闹起来。
可就在这时,莫渊的声音再次响起,语音莫名,仿佛感慨,仿佛惆怅,又似对着密友低语般轻声的道:“诸位客人,请允许我们先讲述一个漫长的故事吧。”
他只说了这一句话,语音越来越轻,越来越淡,最后,渺不可闻,仿佛有一声叹息,又似乎连叹息都显得无力。
最后,当他这句话说完,存在感淡薄到完全消失在这一片漆黑的空间里。
只是一个声音,却似乎被渲染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感染了在座所有人,将他们制造出的安静死死摁住了。
无边的漆黑,伴随着无边的安静,甚至连身旁之人的呼吸都已听不见。
他们唯一能感觉到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最纯粹的自己,孤独的自己,外面的一切好似模糊了真幻的界限,真实暂时远离。就好似天地未开之前的那一片混沌。
突然,深静玄密的混沌中有了些动静。
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几种全部精力去关注,去聆听。
那动静迅速壮大,变成一片孩童齐声的诵读之音,虽并不完全一致,却金石琅琅,自然有生气。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
第97章 讲一个故事
孩童们并不整齐,却金石琅琅,自然有生气的诵读之声,就似一把斩开这片混沌迷蒙的利剑。
黑暗之中,终于有了第一缕光,刺破了天与地的帷幕。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在这诵读之中,那一缕光开始壮大,开始萌生出原始的形状,最终,化成了一片世界,有春夏四季,雨露朝阳,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有人形的生灵畅游其间,幕天席地,采集狩猎,茹毛饮血,赤身穴居,看不出具体的容貌,也辨不出男女强弱,混迹在这原初的天地里,虽然危险处处,却又生机勃勃。
这所有的形象都并不精致,无论是天地、草木还是种种生灵,比例都严重失衡,像是蒙童稚子涂鸦的画作,就像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孩童,一切都是懵懂,一切都是新奇。
最动人处,就是用心、有情,让所有观者撇去一切外在的华饰,直指那最核心的一点真意。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天地自然逐渐虚化,最后融入四周黑色的背景之中,影像逐渐集中于人事。
原本茹毛饮血、混迹山林,与野兽禽鸟作伴的生灵逐渐汇聚,有了组织,有了结构,有了规矩,有了文字,更有了文明。
时光流逝,一切都在演进蜕变。
在这变化之中,稚拙涂鸦般的线条渐渐有了规矩,有了气度,可在黑暗中所有沉浸在这“故事”的观者眼中,却依然似真似幻的朦脓,所有人物都无具体形象,依然不精致,就像和亿万年岩石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