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所有人都觉得我夫君会当个凤凰男 > 所有人都觉得我夫君会当个凤凰男 分节阅读 2

所有人都觉得我夫君会当个凤凰男 分节阅读 2(1/2)

目录

d实上如今世上能正儿八经的说得上是张甫远长辈的人,也就高举人一个,然而高举人是从来不在意这些事情的。

今天说到了张甫远的父亲,高举人才意识到张甫远也是要定亲的年纪了。

“啊”张甫远懵懂地抬起头看着自己老师,不清楚话怎么就说到这里了,刚才不是还在讨论功课跟考秀才的事情吗

“唉。”高举人接收到了自己弟子的眼神,大概清楚了自己这个看起来万分沉稳的弟子对这档子事一无所知,不由得叹了口气。

“大丈夫先成家后立业,看来在你参加府试之前先要把这人生大事解决一下。”高举人调侃道。

张甫远本来还有点害羞,听了老师的调侃已经面不改色。

“若不是”高举人想说的是,若不是他没有女儿,这么好个徒弟也不至于便宜了别人,话还没说出口他就想起来,他确实是有个女儿的,虽然说女儿读书总是懒惰,但是高举人并不觉得他宝贝女儿配不上他宝贝徒弟。

甚至仔细想想俩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他闺女长的好看,但是张甫远也不比她差;张甫远读书厉害,他闺女也聪明

高举人还记着妻子向自己抱怨闺女眼界高并且无厘头,非要找个好看的,张甫远完全符合自己闺女的要求啊

张甫远不知道自己老师为什麽突然之间不说话了,他完全不想要跟自己老师讨论这个话题,想着自己要如何转移话题。

书房就这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当中。

“甫远”

“老师”

两人同时开口。

“老师你想说什么”

“甫远你可愿意当我的半个儿”高举人笑眯眯的问,右手抚摸着自己的小胡子。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高举人这里的意思当然不是让张甫远再拜一次师,他是在问张甫远愿不愿意当他女婿,民间有句话:一个女婿半个儿。

张甫远自然是听懂了,脑海中浮现出老师唯一的女儿宜笑宜嗔的芙蓉面,突然就红了脸。

高举人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含笑注视着得意弟子等他的答案。

“老师,我,我愿意的”张甫远说话有点磕巴,眼神坚定,直视着高举人,一点都不躲闪。

张甫远是见过高小诺的,并且印象深刻,不能忘记。

第3章

张甫远是见过高小诺的,在他刚拜高举人为师的时候,他就跪在正厅里,向高举人行礼。

高小诺诺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襦裙闯进了正厅。

“爹,这是个什么字”跟随着她的身影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声音。

进了正厅以后意识到气氛有点不对,她清凌凌的眸子环顾四周,跟他对视了一眼。

“哪个字”高举人坐在上面问,本来严肃的脸瞬间变的柔和。

于是那小少女就十分坦然地走了进来,举着手里的书给高举人看。

父女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小少女就走了,被打断的拜师仪式又重新进行下去。

在他拜师了以后,就再也没见过那个小少女,他老师的唯一女儿。

高小诺那次脸上装的淡定的一批,实际上内心十分尴尬,从此发誓再不往她爹教书的地方去。

张甫远回去了,高举人心情美滋滋,自以为完成了一个大事儿。

他娘子不是十分糟心闺女的婚事吗现在不用操心了他给解决了

高小弟写完作业看见他爹这副样子开口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么开心。

“我给你姐定了门亲事”

“就是甫远”高举人这么说。

“爹你直接定下来了”高小弟问,一脸一言难尽。

“对啊甫远这么优秀的人,早定下来早好。”

“爹。”

“如何”

“你有没有问我姐的意见”高小弟咽了咽口水问。

“注意仪态”高举人对儿子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十分不满意。

“你姐也会同意的”高举人十分自信。

就凭甫远这张脸,他闺女也不会不同意,高举人自以为十分了解自己闺女。

高小弟跟高举人的想法不同,高举人是个理想主义者,做事全凭心意,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高小弟跟他爹可不一样。

高小弟也在高举人办的私塾里上课,张甫远本人挺低调,但是架不住高举人高调的夸奖。

在高举人嘴里,跟张甫远比起来,他们这一群都是弟弟。

你说这怎么能忍高举人本身对进私塾的学生要求就不低,在他的私塾里的任何一个学生,放到其他私塾里都可以称得上是优秀。

这样的一群人,哪个心里没点儿骄傲

有人心里不爽会化悲愤为动力,当然也有人只会背后发牢骚。

虽然说高小弟也不爱听这些人发牢骚,还是有一些传到了他的耳朵里的。

所以高小弟清楚,张甫远这位在他爹嘴里样样都优秀,简直完美无缺的弟子,在婚嫁市场里,是不怎么受欢迎的。

不过看他爹那死德行,高小弟把这话吞进了肚子里,嘴里还吆喝着爹爹出了个再好不过的主意。

在儿子的奉承声里,高举人得意的抚摸着自己的小胡子,也不说他儿子没有仪态了。

虽然说嘴上十分自信,但是晚上吃饭的时候高举人也不知是出于哪门子心思,并没有提这个事儿。

张甫远回去先是查了查书,向人求亲要怎样做。

成亲有六礼,纳采在第一,首先他要请媒婆上高家提亲。

张甫远不清楚县城的媒婆都有谁住在哪里,但是没关系,可以问。

“张婆婆,请问咱们这哪个媒婆比较好”张甫远选择了平时往过道一坐,笑眯眯地看着路过的行人,并且一坐就是一天的张婆婆。

“媒婆啊京溪街的赵媒婆啊那可是个好媒婆。”张婆婆打量了一下张甫远。

“多谢张婆婆。”张甫远认真地冲面前的婆婆行了个拱手礼。

然后揣上了银子就去了京溪街,去寻找张婆婆嘴里边的好媒婆赵媒婆。

从京溪街那边回来,张甫远就开始整理自己的存银。

跟街坊邻居猜测的不一样,张甫远并不穷,起码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穷。

几乎所有街坊邻居都认为,父母亲早逝,他年级又小,再大的家业恐怕也是保不住的。

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还是男孩子,哪里懂得操持何况他又读书。

读书耗银子,这是大家公认的,笔墨纸砚,哪一种都不便宜,若是拜了老师还要交束侑

虽然说本来张家有几个铺子,但是所有人都觉得估计早就被他卖了。

张甫远并不清楚有关于自己命硬的传言。他家几代单传,父母去世有关事宜也基本上都是邻居帮忙操持的。

就算是有人觉得他命硬,也只会在暗地里说,最多的就是口头讽刺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