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16(1/2)
四十两在这个年代是什么概念,一亩上好的水浇地不过十七八两银子,四十两银子能买两亩地。一场战役下来,杀个十几个,那就直接成地主了。只不过大明一朝,除了戚家军之外,这个奖赏很难实发。
基本上就是领不到,能领到一半,或者是十两,那都是好事情了。
朱厚照觉得自己不差钱,现在不差钱,以后也不差钱,所以他有信心弄出一支比戚家军还能打的军队,眼前这些人就是这支军队的底子。等到他们练出来了,哪怕是做一个小旗,统领十个人,这八百多人也能拉起一支八千多人,将近万人的队伍。
“其他的话本太子也就不多说了,今天晚上赏酒,明天开始沐修三日,发双饷。”
朱厚照的话虽然不多,但是这些话却让这些人知道了朱厚照的态度。
那就是你们熬过来了,你们以后是太子亲卫,这是一个前程似锦的位置,现在也是一个高人一等的职位,有钱途,也有前途。朱厚照把这些人放出去,当然也是为了激励其他人,加入太子亲卫营,你们的理想选择。
加入太子亲卫应,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虽然这个时候没这些词,但是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朱厚照相信有了这一大波宣传,下一次自己在招人的时候,肯定报名的更多。
晚上朱厚照的饭就是在西苑吃的,大块的肉,大碗的酒,朱厚照特意让人搬来了御酒,并且明确的告诉他们,这是御酒,这是赏赐。与他们一起吃了一顿饭,朱厚照端着大碗敬了他们一碗酒,然后朱厚照就迷迷糊糊的回去了。
虽然朱厚照的身体素质超强大,但是年纪毕竟摆在那里,即便是这个时代的酒精度数不高,但是也有小三十度,一碗下去朱厚照还真的就有些微醺了。
这也就是张皇后有身孕,朱厚照处于放养状态,否则早就被提溜到坤宁宫问话了。
第七十一章 早朝冲突 上
朱厚照在西苑的事情不少人知道,甚至朱厚照在西苑练兵的事情,不少也知道,但是这里面有反应的人不多。无论是文官还是勋贵都忽视了这个问题,仿佛睁眼瞎一样,似乎对这个问题看不到一样,视而不见。
皇家的事情虽然臣子们经常干涉,但是有一些地方是不好干涉的,比如太子选拔亲卫这件事情。
你能说什么?说太子喜武不喜文?事实上太子殿下的课业做的非常好,待人温和有礼,得到了众多师长的赞誉,太子大有君子之风,温润如玉。说太子开销太大,问题是人家没管你要钱,说太子练兵图谋不轨?估计自己脑袋先搬家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厚照西苑的事情就被人无视了,假装看不到,朱厚照也乐得如此。
西苑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朱厚照第二天一早收拾妥当去上了早朝,因为今天早朝要议论盐政的事情。
虽然早朝天天都上,但是早朝也是有章程的,不是说大家去了,想说什么说什么,随便谈一谈感想,没事就算了。早朝的章程是前一天拟定好的,皇上会选择一些题本,拿不定主意的,第二天在早朝上商量一下。
成立盐铁司的事情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朝廷最大的事情,自然会引起最多的关注。
朱厚照跟着老爹进入了大殿,然后群臣见礼,然后早朝就正式开始了。
前面的议论非常的快,大家都知道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心思也都不在这上面,很快就到了最后一件事情上了,也就是大家都关心的盐铁司的问题上了。在场的官员全都屏息凝神,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心里面却都不平静。
“内阁官员盐铁司成立的文书已经递上来了,朕看了看,很不错,将盐铁司置于户部之下,由户部侍郎掌盐铁司事,众位爱卿议一议吧!”朱佑樘目光从大殿上扫过,脸上没什么表情的说道,一如他说之前的事情。
朱厚照站在台阶的下面,恭恭敬敬,低眉顺眼,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管的小模样。
这些日子以来,大臣们对朱厚照已经不怎么关注了,因为朱厚照站在台阶上也不说话,也不发表意见,说起来有些让人失望了。事实上朱厚照是在躲,在躲盐铁司的事情,盐铁司的事情是他一手谋划的,他可不想被牵连进去。
再说了,这一次盐铁司是一个大战场,这个大战场会成为绞杀的修罗场,朱厚照才不会傻乎乎的往里面钻。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起来,一脸肃然的说道:“如果将盐铁司置于户部之下,以户部侍郎掌盐铁司事,那与此前何异?臣以为当将盐铁司单独成立一个衙门,可直隶内阁。”
朱厚照好奇的向说这句话的家伙看了过去,发现这是吏科给事中戴貌。
盐铁司直隶内阁?朱厚照转头看向了三位内阁大学士,见到他们没什么表情,心里面顿时感叹,不愧是老油条,这帮老家伙真的是面不改色。朱厚照现在算是看出来了,什么狗屁直隶内阁,这个主意根本不是为了真的让盐铁司直隶内阁的,而是拿出来恶心内阁的。
说白了就是在制造一个攻击内阁的理由,同时向皇帝示警,陛下你要小心,小心内阁要直隶盐铁司。
离间皇上和内阁的关系,同时让内阁避嫌,不要在盐铁司上面多参与,说白了就是断了内阁几位大学士伸手的可能。朱厚照不禁感叹,还真是挖坑埋人看不见,不管这个主意是谁拿出来的,但是看得出来非常非常的恶心。
这难道就是没有理由就制造理由?朱厚照相信一旦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表态,或者作出什么事情,弹劾的题本马上就会送到皇宫里面去。
“臣也以为此举不妥!”又有人站了出来:“臣以为盐铁司单列衙门可以,但是却不可直隶内阁,内阁乃阁臣辅佐陛下处理朝政的地方,怎么能直隶衙门?臣以为盐铁司单列衙门与户部平级即可。”
“朝廷可任一大员专司盐铁之事,加都察院左都御史和户部尚书衔。”
听了这个人的话,朱厚照差点没笑了,真是生怕官小,都察院左都御史加户部尚书,一脚就把户部上书给踩下去了。朱厚照转头看向户部尚书佀锺,果然,佀锺的脸都黑了,不过朱厚照也知道,这后面代表着有人想上位了。
“臣以为当以盐铁司为单列衙门,寻一朝中重臣掌其事,臣以为定国公最为合适。”
朱厚照看了一眼说定国公合适的人,这个人一说这话朱厚照就知道这是自己那个舅舅寿宁侯张鹤龄搞的鬼。这个人应该是勋贵那边的人,看来年纪也不大,但是爵位不低,应该是一个伯爵,显然这是被自己舅舅撺掇的。
文官这边目光不善的看向了勋贵一侧,要知道这事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是勋戚搞出来的,尤其是寿宁侯张鹤龄,现在果然来了。
三位内阁大学士虽然面无表情,从始至终也没说话,但是此时心里面却多少有些舒爽,一群蠢货。如果不是为了堵住勋戚插一脚的机会,我们为什么非要将盐铁司置于户部之下,还非要户部侍郎掌盐铁司事。
单列衙门,无论放在哪,那都给了那些勋戚插一脚的机会,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事实上其他大臣也不是看不到这一点,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将盐铁司置于户部之下,在由户部左侍郎魏吉甫掌盐铁司,合着你们安排好了?那我们怎么办?不行,得拉出来,绝对不能让你们得逞。
拉出来还能和勋贵那边抢一抢,不拉出来就直接给你们了,怎么做还用说?
朱佑樘和朱厚照父子二人在上面看着下面吵的乱糟糟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面则是很痛快。尤其是朱佑樘,这一次他看向勋贵和勋戚那边的目光就很古怪,要知道勋贵和勋戚这些年很少和文管直接冲突,这一次直接刚正面,还真是让人开了眼了。
第七十二章 早朝冲突 下
事实上勋贵的想法很简单,他们不是文官,而是世袭勋贵,比起文官的理想之类的东西,勋贵们更在乎的是实惠,怎么赚钱,怎么样家族存续。至于什么名留青史之类的,说白了他们不怎么在乎,毕竟祖上都已经名留青史了。
勋贵最在乎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爵位,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也是富贵的根本,绝对不能丢。
那么爵位是谁能做主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皇上,所以勋贵在拍皇帝马屁这方面从来不吝啬。如果这是一个文官皇帝,什么都听文官的,那么勋贵的基本动作就是眯着,不出声,闷声发大财,反正只要自己不做的太过,爵位就没不了。
勋贵在乎的另外一件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发财,家大业大人口多,没钱活不了啊!不但要有钱,而且还要多赚一点钱。
寿宁侯是勋戚,严格说和勋贵是尿不到一个壶里面的,但是谁让人家受宠呢?当今陛下张皇后一个女人,寿宁侯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当今陛下和太子在位的时候,张家肯定是屹立不倒的,这就有了结交和巴结的基础,加上文官一直把勋贵和勋戚当成一体来打,那么索性大家就一起吧!
原本盐政的事情勋贵没怎么在意,因为进宫求乞盐引这种事情也就是寿宁侯干的出来,陛下不但不责罚,还能恩准,你换个人试试?
只不过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寿宁侯求乞失败了,而且还被太子殿下给训斥了,这里面就有些玩味了,这是怎么回事?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朝廷又闹出了盐铁司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是寿宁侯在后面捣鬼。一时间震惊不少人,太子的训斥你了,你还不死心?寿宁侯这么头铁吗?
一时间勋贵都躲着寿宁侯,生怕被牵连,然后被太子记恨,当然了,也有上门去打听消息的。
寿宁侯张鹤龄就云山雾罩的说了一堆有的没的,然后将盐政的事情说了说,随后说出了五成利的事情,隐晦的透露了一下,这五成利是给宫里面的。当然了,名义上肯定是不能说分的利润,换一个名义就成了。勋贵也不是傻子,一点就透,顿时就心下了然。
勋贵之间顿时就掀起了热潮,当然了,这都是悄悄的进行的,以寿宁侯张鹤龄为首结成了一个大联盟。
这种能发财,还能和皇上拉上关系,一起干点见不得人事情的感觉,让勋贵们空前团结和兴奋。那种感觉就仿佛后世和领导一起干点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比如一起去洗个澡按个摩是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日早朝上勋贵和勋戚就站了出来,而且是火力全开,一心一意的要推定国公上位。
朱厚照站在台阶上,看着一个个出来发言的勋贵们,有些不真实的感觉,这下家伙看起来好像挺强大?或者是在虚张声势?
反正无论实情如何,现在这个勋贵和勋戚是来势汹汹,朱厚照不禁看向了文官那边,显然这一次要看文官那边怎么反应了。站在前面的三位内阁大学士此时已经有些不自然了,显然他们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尤其是没想到寿宁侯张鹤龄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盟友。
另外就是张鹤龄这些人找的角度太刁钻了,这也和文官自大轻敌有很大的关系,这么多年当今陛下亲文臣,连东厂和锦衣卫都不用,更别提勋贵勋戚了。
虽然当今陛下对勋戚多有娇惯,可是也就是寿宁侯和建昌候而已,即便这一次的事情是寿宁侯策划的,文官也完全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之前也不是没和寿宁侯他们闹腾过,不过是目光短浅之徒罢了,陛下也没有让他们参与朝政的意思。
可是今日早朝,风云突变,寿宁侯联合了勋贵,突然发力,直接就把文官这边给打一个措手不及。
要知道文官这边没把寿宁侯当回事,这才会将盐铁司从户部拉出来,不让户部左侍郎魏吉甫掌盐铁司事,现在可倒好,被寿宁侯等人趁虚而入了。这些人就咬着这个点猛攻,反正新衙门,不放在户部,那就要有新主官,勋贵这边为什么不能出个人?
朱佑樘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不断站出来说话的勋贵,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心里面却很震惊。
看了一眼站在下面老神在在的儿子,朱佑樘实在是想不到儿子是怎么把这些人捏合到一起的?要知道让勋贵们团结很困难,更何况还是让他们站出来和文官刚正面。这么多年,大明的勋贵早就被文官欺负的不行了,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的军权彻底被兵部和内阁掌控,勋贵的地位就更是一落千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勋贵和勋戚站一起,站出来和文官刚正面,朱佑樘都觉得这些人是怎想的?完全不符合他们的作风。
既然不符合他们的行事风格,这些人还这么做了,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的儿子做了什么。
随着事态的升级,站在前面的大员也站不住了,最先出来的是吏部侍郎王鏊,随着王鏊走出来,大殿之上为之一静,所有人都的目光都在集中在了王鏊的身上。这就是大佬的威势,当然,这也和王鏊的经历有关系,王鏊的父亲王琬曾任光化知县。
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随父北上入京师,习业于国子监,写得一手好文章,其文一出,国子监诸生就争相传颂,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感到惊奇,称他为“天下士”。
成化十年,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成化十一年,在礼部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被授为翰林编修,一时盛名天下。自此以后,王鏊入翰林,一路平步青云,今年被升为吏部右侍郎,如果不出意外,这位就是下一届的内阁大学士,一般的尚书都不如他声高望重。
第七十三章 尘埃落定
此时此刻王鏊站出来,基本上就代表着除了内阁三位大学士之外的文官巅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是要给面子的,这样的大佬开口是说话,无论是赞成不赞成,你都要听着。
见到王鏊站出来,朱佑樘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然后道:“爱卿请讲!”
“谢陛下!”王鏊答应了一声,随后开口说道:“朝廷日用艰难,盐铁乃是大利,朝廷收为公用,无可厚非。设立盐铁司实乃明智之举,然盐铁司初立,如果骤然运转起来,恐生变故,一旦运转不利,反而有伤朝廷盐铁大政,有伤岁入。”
王鏊这话一出来,朝堂上为之一静,瞬间所有人都知道王鏊要做什么了。
果然,王鏊面无表情的继续说道:“盐铁原本归户部,现将盐铁司至于户部,正可借户部之便利,亦可开盐铁大政之新的开端,如此方能两全其美。如果以后盐铁司运转良好,平稳过度,朝廷也可以将盐铁司给独立出来不是?”
在场的人都知道王鏊这是废话,还什么以后独立出来,真的要是能独立出来,那才是有鬼了,吃进去的东西还能给你吐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