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一品宝妻 > 《一品宝妻》TXT全集下载_35

《一品宝妻》TXT全集下载_35(2/2)

目录

莫小瓢气哼哼的插着两只小胖手,十分有底气的道:“姐姐别看不起我,我可是班上的前几名呢,先生说,将来我可以做翰林的!你瞧,娘今年给我买这么多烟火,就是奖励我的!”

莫小碗听他这话倒是有些意外又很高兴,那手肘顶了顶裴远,道:“啊呀,没想到我弟弟到了京城,竟然还聪明了。这是聪明孔开了吗?”

裴远笑道:“自然是长大了,出息了。”

莫小瓢听到姐夫也夸他,登时得意的高高扬起了小脑袋,又掏出一个最大的烟花拿出来点燃。

只听的“砰”的一声,漫天银火金花,美若梦幻。

莫小碗紧紧环着相公的手,靠在他的身边,想起了往年的许多过来。

那些年,她和小瓢一直羡慕人家有钱人家有烟火玩,甚至只是孩子手上的一只红色小鞭炮,他们都羡慕不已。只可惜羡慕了许多年,从懂事起到十几岁,每年都没钱买烟火。

过年了人家有糖果子吃,有各色水果吃,他们却没有。穷困的年头,年关难过,记得有一年,大过年的,全家桌上只有一碗清水煮白菜,她闻着别人家里飘出来的肉香,馋的哭了。

那些年,他们就是这么熬过来的,哪里想到有一天,会有这样丰饶而美好的生活?

她想着过去,眼底微微有些发红,她抱紧了相公的手臂,转头定定的望着他。

他,是她的福星呢。

男人看她一双明澈的大眼睛怔怔望着自己,不由得伸手抚了抚她圆润的脸颊,道:“外头冷,进去吧。”

转眼间,便到了十五,满城花灯挂了起来,便是不出去,莫小碗也能感觉到外头的热闹。街道上几乎人生鼎沸,都传到了宅子里。这个时候,男女老少怕是都出去了吧。

她特别想去看花灯,京城的花灯节实在是太出名了,远在山村的时候她就听说了,羡慕的不得了。如今她在京城了,第一次花灯节,怎能不大饱眼福?

听说陈门桥那边灯火最好,但是那个人不许她出去最热闹的街道,怕有危险,想起这件事,她心里就闷闷的。

她不管,反正今晚一定要出去看看,就是在家门街口前瞅几眼,也是必须出去的。

她便开始打扮,梳好了发髻,斜插几支金玉簪,又斜簪了两朵艳红的梅花,选了一件二色金流云锦袄裙,披了一件滚白绒貂皮披风,在镜前照了照,觉得好看,满意的弯了弯唇角,这才问春兰:“大人在哪儿呢?”

不管他答应不答应,她肯定要是出去走一走的。

“你家大人来了。”

这是他的声音,小碗转头一看,见他也换了一身簇新的衣裳,戴着墨色玉冠,披着一件黛青色的滚绒狐皮披风,嘴角带着似笑非笑的弧度,越发显得俊美惑人。

瞧着他这样是要出门呀,小碗一喜:“要出去看花灯?”

裴远点头,小碗开心极了,便拉着他的手往外走。

“慢点!”他不住叮嘱,都是孩子娘的人了,大着肚子还脚步这样快,让他怎么放心。

出来便有一辆马车侯在院中,上了马车,小碗疑惑问他:“你不是说不去拥挤的地方吗?听说陈门桥那边花灯特别多,咱们看得到吗?”

“看得到。”他轻笑。

“咦?”莫小碗怀疑看了他一眼,揭开帘子,只见马车净往人少的路段走。城里人都集中在灯火繁华的地段,其他位子自然空了出来,此时没有灯火处倒是比平日还要好走。

“骗人呢。”她不信。

裴远只是笑笑:“你待会就知道了。”

马车一路行到护城河边便停了,裴远扶着她下来,她一抬头,便瞧见河边一个小码头,码头边已经停了一座灯火玲珑的画舫,那画舫五颜六色,灯火通明,着实好看。

她惊喜的满眼发光:“这画舫?”

裴远笑道:“今晚包下来,给你游览灯火。”

莫小碗大喜,亏他想的出来,京城中护城河和穿城河道互相连同,一路坐在船上安安稳稳的看两岸灯火,正好还可以经过陈门桥最热闹处,也无需同其他人拥挤,正是最好的选择。

“相公你太好了!”小碗开心的不得了。

裴远笑着送她下了码头又上了画舫,外面寒冷,画舫之中烧着暖炉温暖如春,船中挂着琉璃珠帘铺着金丝地毯,靠窗布置着雕花软榻,软榻中间一只檀木小几,搁着各色果子和一户红泥小炉烧着热茶。

裴远拉着她在榻上坐下,推开窗户,外头便是好风景。

“真是好地方!”莫小碗赞道。

画舫一路向陈门桥慢慢驶去,路上花灯渐渐增多,人流渐渐稠密,再走一段,路上人挨人人挤人,真是摩肩擦踵人流如织。

一路各色灯火交相辉映,倒影在河面上,流光溢彩仿佛天国。

各色灯火,有白兔灯、狐狸灯,又有梅花灯、桃花灯、梨花灯,还有菩萨灯,二龙戏珠灯,更有美人灯、山水灯,转动的灯火、飞舞的灯火,真是各色各样看的目不暇接。

莫小碗看的高兴,一路眼睛都不眨,裴远抱她在怀中,让她软软的靠着自己,又将貂皮将她裹牢,防着着了寒气。

除却一路璀璨的灯火,还有各种把戏艺人出来卖艺,有耍傀儡的、吞铁剑的、玩杂耍的,又有猜谜语的、卖果子的、问卦算命的,真真是各种热闹,看都看不完。

莫小碗一边吃着果子,一边睁大了眼睛,叹道:“这下真是长了见识了,总听说京城的花灯会热闹,却没想到竟然这么热闹!”

裴远笑道:“热闹的还在前头呢。”

莫小碗往前一看,只见已经到了陈门桥,整个桥面全都以彩灯包裹,闪耀如同仙桥,桥头的大柳树边扎起了一座灯上,上头各色花灯流光溢彩,左右两边用五彩扎成文殊、普贤菩萨,分别骑着狮子和白象,各从手指流出五道水流,以至于他们的手还在摇动。

灯火两边设有乐棚,各种乐人在里面吹笙弹调,真是热闹极了。

这一次出来,莫小碗当真是看了个够本。

裴远看她看的高兴,将她揽在怀中,下颌挨着她的脸,问:“怎样,这才看的满意了?”

小碗开心的弯起唇角:“多谢相公安排。”

裴远笑看着她娇俏的小脸,抬起她的下巴,低声道:“看高兴了,便奖励相公一下。”

小碗害羞,脸上浮起薄红,仿佛涂了一层胭脂似的。

她正想着要不要亲他一下,才抬起嘴巴,男人就低头,开启了她的唇舌,长驱直入……

琉璃窗外,“砰”的一声爆出满天烟火流金溢彩,这样美丽的背景,她被他拥在怀中,于她而言,时间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完毕

第91章 封赏

元宵一过, 虽然新年的余韵尚存,但京城一切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次序。

这日裴远正在家中陪莫小碗写字, 却听到下人说外头有公公上门,两人迎了上去,来的正是皇帝身边的宫人,宣了圣上口谕请两人即刻进宫。

两人都猜到大约皇上对他的折子有了处置, 但是莫小碗不大明白为何也叫自己去, 她懵懵懂懂的,便换了衣裳乘着马车跟着裴远一起往宫里头去了。

到了宫里头,百官在朝。裴远已交了辞呈, 自认无官平民, 这边要跪,皇帝忙阻拦他不要他跪, 见小碗肚子大不宜久站,便着宫人拿了锦凳给她坐下。

当着众大臣的面,皇帝宣布了圣旨。

莫小碗头一次在朝堂之上见皇帝,原先见太子的时候,他还斯文儒雅像个世家公子,如今高座龙椅金案,威风凛凛,果然有天子的气度。这一次宣旨, 皇后也坐在他身畔,陈玉罗头戴凤冠身着凤袍,虽然小小年纪, 却气度不凡。

莫小碗正心里想着,玉罗果然好眼光,这两人看着真是天生一对。

正想着,圣旨宣布了。

这一次圣旨,却是一次极大的变革。圣旨中道,撤去北镇抚司官衙,关闭诏狱。改锦衣卫为鸾仪卫,只承担守卫仪仗之功能。

这话落下,所有臣子都看向裴远,他担任多年锦衣卫指挥使,没想到一朝改朝换代,竟将他的北镇抚司都撤掉了,这人可不得震怒了?

但是裴远面色淡淡,并没有什么反应,有的人脸上便有失望之色。想着裴远威风这些年,本以为现在可以看到他脸上的失落怨恨,没想到他竟这么淡然,真是无趣。

圣旨又宣:设立都察院,负责监察及弹劾百官之责,设置正一品都察院总都督,由原锦衣卫指挥使裴远担任。

这圣旨一落,众人更是惊讶,本以为陛下卸磨杀驴,原来竟专门设置了一个都察院,原先的正三品指挥使竟直接升了正一品总都督。这负责监察弹劾百官之职,可不是吓死个人了?

裴远也吃了一惊,怎么也想不到陛下竟然给弄出了一个都察院,这在从前可是没有的。

接着圣旨又宣:裴远此次救驾有功,授予“上柱国”勋号,府门立碑为记。

这一宣布,众人皆瞪大了眼睛,上柱国?便是国之顶梁的意思,这样的荣耀可是前所未有。前朝陛下之时,并未有一人获得过此荣誉。

获得此荣耀,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圣旨却还未完,又宣,授予裴远妻子莫小碗“一品诰命夫人”之荣誉。

听到一品诰命夫人,莫小碗惊得呆了,抬头看上面,只见皇后玉罗对她微微一笑,她便想起上次她上她家里看她说她有福气,那时候她还不懂什么意思,如今一看,原来是这一品诰命夫人的福气。

莫小碗深吸一口气,说不激动是假的,想她一个小小的村姑,从贫困的一口饭都难吃上,到如今的一品诰命夫人,不过一年光景,当真是一步登天。

想着要起来谢恩,但是她不方便下跪,裴远扶着她,一切礼数便都免了。

从前朝上,还从未有像她这般殊荣,受了这样的恩典还可以坐着不必下跪谢恩的。

下朝出来,百官来贺,这朝贺可是发自真心的。虽然裴远如今依旧负责监察百官之责,但是好歹是明面上公事上的。锦衣卫一撤,他们再也不必天天提心吊胆吃个饭都有人盯着,抱着小妾上个床还有人给你画小像。想到那样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所有人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裴远夫妇回来不久,皇上的人就被派过来在裴府门口埋碑,惹得周围百姓都来观看。莫家的花大娘、莫老实等人听说这消息也急忙赶过来观看。

“哇,好威风!”

“这可是不得了的丰碑呢!”

“无论前朝还是今朝,第一个人得此殊荣呀!”

莫小碗站在门前,看到埋好的石碑,只见上头书写着龙飞凤舞的“上柱国”三个大字,正是今上亲手题写的,那字上流金溢彩,当真光荣辉煌无比。

花大娘喜极而泣,叹道:“女婿有造化,真有造化!对了,我听人说你封了一品诰命?”

这消息刚刚传出来,花大娘还不知道真假,这会儿正好可以问问女儿。

莫小碗将手中抱着的金册子送到娘跟前,道:“娘,你看,这可不是一品诰命的封书呢,上头有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印玺呢。”

花大娘听说是真,欢喜的满脸涨红,只差点没昏阙过去,她双手颤颤的捧着那金册叹道:“我家……我家何德何能……竟然出了个一品诰命夫人呢!”

这在从前,那可以做梦都不敢想的呢!

才进了府里,又有许多人来送礼恭贺,莫小碗少不得让她娘帮忙一起筹办了几桌宴席,招待了客人。

一日忙完,她回到了房里,小心翼翼的将金册和诰命衣服看了一回,搁在了盒子里锁起来。

裴远进了屋里,看她脸上笑意盈盈,不由得勾唇道:“开心?”

莫小碗睨他:“自然是开心。你升了一品,我沾了你的光,可不是开心的很?想我们村里,我们县里,还从没出过一个诰命夫人呢。”

裴远笑着拉她坐在怀中,道:“你呀,这是打算像个状元郎一样衣锦还乡了吗?”

莫小碗笑着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也想衣锦还乡啊,可惜不行。”

眼看着都快八月的肚子,再过两个月便有小生命呱呱坠地,她异常的期待。

“明儿一早又要上朝,若是按我的意愿,倒是愿意多陪娘子一些时候,不然这一品都督我也不做了,还是娘子养我好了。”

莫小碗知道他说的是戏言,如今的职位光面堂皇,不像当初锦衣卫般那么危险阴损,他又是一个才华卓越的政客,若是蹲在家里闲置了,她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莫小碗笑着捏他的脸:“不行!我告诉你啊,你娘子我不养闲人!哪日你要是将厨艺练到跟我一样好,我再考虑一下梨花坞要不要收你做个大厨子。”

裴远脸露为难之色:“那可真是难了,天底下厨艺能比过娘子的,怕是还没生出来呢。”

莫小碗被他捧得高兴,哈哈大笑起来。

他抱着他家小娘子便亲了一口,他家小娘子还是那个傻丫头,夸一句就得意的忘形了呢。

第二日一早,裴远又如往常一般上朝去了,莫小碗依旧闲不下来,她坐着马车在街上闲逛了一回,便升起开个茶叶铺子的主意。

花大娘正好来看她,她便跟她娘说起这件事。如今京城人,喝茶风气十分盛行,而且茶叶都要拣最好的喝,互相攀比风气不绝。

所谓赚钱,自然要赚有钱人的钱,茶叶既贵,利润又高,若是不做这个买卖,莫小碗都觉得自己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