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2)
陆鸣并不是打算采用攻心策略,帮助罗教授圆梦,让他不好意思不把版权卖给自己,他只是觉得自己确实能提供一些帮助,罗教授,动画短片制作还是和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我了解到您也有点手绘功底,那用电脑软件制作一部动画短片可能比您想象得要简单许多。我可以给您分享一些教程和小技巧,您看怎么样?这就是一种友好互动,和版权没有关系,您不用紧张。
罗兴国看眼前的年轻人挺靠谱的,而且毕竟是通过老校长找到自己的,也就应了下来。
陆鸣办了一张T大的旁听证,可以自由进出校园,他每周二、周四下午都会去T大化学系办公大楼找罗教授。动画的基本构成包括:故事情节、音乐音效和视觉图形。
罗兴国早就构思好了剧情,陆鸣替他写了一个简单的分镜头脚本要如何绘制的教程,帮助他画脚本;视觉图形是最复杂的,在向罗教授普及关键帧、原画、中间画等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后,陆鸣就给他介绍了几个电脑软件。罗兴国本来电脑就玩得挺溜的,上手三维绘图软件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动画制作进程推进异常顺利。
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动画制作,罗兴国在完成动画后,很高兴地发了条微博。
【终于成功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动画短片,了却一桩心事,感谢@陆鸣在过程中对我提供的帮助!】
这条微博下面有网友很快反应过来
【这还是罗老师第一次艾特导演吧,是不是作品改编有什么消息了?罗老师松口了,有作品要搬上大荧幕了?】
【应该不会吧。感觉罗教授特别反感小说影视化,不太像会卖版权的样子,只是感谢陆鸣的帮助吧。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人脉关系,有种打破次元壁的感觉。】
【双厨狂喜!如果有后续合作一定支持,没有也没关系,都好都好!】
陆鸣也第一时间祝贺罗教授得偿所愿。
一个礼拜后,罗兴国主动约陆鸣出来见面,他很坦诚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小陆啊,我原来一直不肯卖版权也是有我自己的考量的。如果影视化效果好,那我当然很高兴,我也希望看到我笔下的科幻世界能够有具象化呈现。但是我和几个来找我谈版权的电影人聊过,我觉得他们的想法都莫名其妙的,按他们那个思路,肯定是拍不好科幻电影的,我怕改编坏了口碑,所以一直不愿意卖版权。在和你交流的过程中,我觉得你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所以今天再找你出来,想具体了解一下你对科幻电影拍摄有什么想法,再做决定。
我有一次和一个据说是在业内地位很高的导演聊中国科幻电影,他跟我说中国科幻电影拍不好,主要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强调中庸,这和西方科幻电影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格格不入,观众不接受这样的理念,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人费心研究,自然拍不出好的科幻大片。
陆鸣之前在电影交流座谈会上也听到过这种说法,他一直对此很是怀疑,科幻这个概念的出现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我们国家科幻作品出现得晚,只是因为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的时间比西方晚。提到打造属于中国的科幻片,就想到在里面加一些老庄思想的文化元素,这不是做科幻,这是做玄幻,不是吗?为什么提到中国元素就只能想到舞龙、中国结呢?这是唐人街经典元素吧。我们国家重工业在近代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不也是中国元素吗?
罗兴国听了陆鸣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你倒是直接。年轻人是这样的,我有一次在学校里办讲座,参加的同学们也都是这样想的。是有些导演、编剧和现实脱节了,总是想当然地套用一些现成的西方电影理论,来论证中国电影工业为什么不行。从业者自己都对自己的行业没有信心,那电影产业怎么起得来吗?
他们就是沉迷于一种中西方二元对立的观点,明明是工业化进程的问题,非要说是文化传统。陆鸣毫不客气地补充道。
他认为一些电影同行对科幻电影的认识简直可笑。有很多导演、编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们已经脱离现实生活很久了,一直活在想象里,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但脱离现实的电影艺术又和空中楼阁有什么分别呢?陆鸣不敢断言一切艺术形式都需要和现实建立某种联系,但电影毫无疑问是需要的,尤其是商业电影。
罗兴国在听完陆鸣的一番话后,终于下定决心,你看你最近什么时候有空,我们把合同签一下吧。
啊?
我说,我同意把版权给你了,好好拍。
2027年9月17日,陆鸣27岁的第一天,是在电影开机现场度过的。同日,电影《母星》官宣阵容,由陆鸣执导并担任编剧,影后金灿加盟,男主由新人姜元青出演,剧本改编自雨果奖获奖作品、罗兴国著《我来自百年前的一幅画》。
一时引爆网络舆论。
【天呐,我没有看错吧?罗大这是卖版权了?】
【居然是陆鸣?!完了完了,要毁原著了,陆鸣出道以来一直拍的都是些文艺片吧。文艺片和商业片有壁啊,科幻片更是壁壁壁其他商业片。这下好了,又一部烂片预定。】
【我真的无语了,陆鸣和科幻片连在一起,我只能想到很久以前的那部烂片《太空漫步》啊,烂到无力吐槽。他真的行吗?别又把中国科幻电影刚刚打开一点门缝的大门给关上了吧。真的怕了。】
【艾草支持陆鸣的每一个决定,合作愉快,期待新电影。】
陆鸣早就料到消息一出,路人大多持怀疑态度,对他能否拍好科幻大片充满怀疑。
这不要紧。观众的质疑都是正常的,最终评价如何,要看他交出的答卷如何。
他不必在意观众此刻的态度,只需要尽己所能,拍好这部电影。
作者有话要说:接下来会加快节奏,文案剧情也快了。
第41章 《母星》(1)
在9月17日正式开机以前, 陆鸣一直在忙同一件事:找编剧。
拍电影要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编剧很困难,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又要和导演观念契合, 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在拍摄《母星》的时候,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了。
因为要找到一个能改编科幻小说的影视编剧, 这是一件要凭运气的事。
国内电影工业在这几年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各种类型片都积累了相关储备人才,但这其中并不包括科幻片。
不要说科幻电影编剧了, 就是科幻小说作者, 在国内也只是一小撮人,圈地自萌, 国外科幻IP的热度可能还比国内大一些。
如果把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也纳入科幻作品的讨论范围,那科幻IP在国内受众不少,但其实严格意义上的硬科幻小说还是属于小众爱好。
陆鸣和好几个公司推荐、经人介绍的编剧聊了一聊,其中不乏业内享有盛名的名编剧,但没能找到一个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