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15(2/2)
这些日子王守仁一直都在东宫,他也听说了太子殿下在西苑弄了一个什么太子千户,只不过这玩意只是听说过,没见过。现在听到太子要带着自己过去,王守仁顿时就激动了起来,连忙道:“臣遵旨!”
在朱厚照准备出去的时候,一行人来到了刑部大牢,为首的是刑部尚书闵珪。
闵珪倒不是这一行人之中最吸引人的,最吸引人的是在人群之中的一个人,这是一个年级不大的年轻人,面白无须,从肤色上看,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小太监。看得出来,这个小太监年纪不大,但是地位应该不低。
“谷公公,这里就是唐寅的监房了!”闵珪看着谷大用,面无表情的说道。
作为刑部尚书,闵珪自然不用太搭理谷大用,这不过是太子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罢了。
倒是谷大用对闵珪一点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道:“劳烦闵尚书了!”
闵珪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唐寅这里就交给谷公公了!”说完这话,闵珪就转头走了,他要看得人自然不是唐寅,也不是徐经,而是程敏政。想到朝廷对三个人的处置,闵珪有些无奈的叹气。
这件事情闵珪都不知道怎么评价,程敏政罢官归乡,原本能入阁的前途,现在算是尽数毁掉了。
主持会试,这是礼部侍郎入阁的关键一步,无论是什么原因,程敏政搞砸了。
看着闵珪离开的背影,谷大用站起了身子,对着身边的人说道:“开门吧!”
对闵珪客气,对其他人,谷大用可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太子身边的人,能让他客气的人不多。
站在一边的刑部官员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将监房的门给打开了,谷大用迈步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单人间,稻草散落一地,不远处摆着净桶,没有桌子也没凳子,显然唐寅没有得到什么特殊的照顾。
牢房里面的气味不太好,谷大用觉得很刺鼻,如果不是太子殿下的命令,他是真的不想到这种地方来。
在草垫子上唐寅定定的看着谷大用,这怎么会来一个公公呢?这一点唐寅怎么都没想到。科举舞弊案是不小,可是这是外朝的案子,基本上不会惊动太监之类的内侍。皇上已经派了锦衣卫彻查,这怎么就来了一个太监呢?
“你就是唐寅?”谷大用看着唐寅,笑着说道:“你不认识咱家,不过没关系,咱家谷大用,在太子殿下身边伺候。”
唐寅更懵了,同时有些不明所以,这是太子身边的人?太子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见到唐寅不说话,谷大用脸上的表情也丝毫不变,继续说道:“咱家今日过来是奉了太子殿下的御令来的,咱家先和你说说关于你的事情,首先是关于这一次鬻题案的处置,经过锦衣卫彻查,鬻题查无实据。”
听了谷大用的话,唐寅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看着谷大用,声音颤抖的说道“真的?”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唐伯虎,此时激动的不能自已,自己终于洗清了这个冤屈了。
“虽然鬻题案是查清了,不过你和徐经入京之后,有意结交本科考官,行为不端,不避嫌疑,削仕子籍,罢充为吏!”谷大用看着唐寅,继续用一种平和的语气说道,脸上的笑容都丝毫没有变化。
唐寅却是神色大变,身子一个摇晃,然后猛地向后退了一步,一把扶住的墙,强撑着自己的身子:“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谷大用看着唐寅,开口说道:“这是之前拟定好的,但是有人为你求了情,保住了你的仕子籍,也不用罢充为吏。”
第六十九章 活的
唐寅看着谷大用的笑脸,作为一个文人,唐伯虎现在很有上去一拳砸在谷大用脸上的冲动,只不过现在的唐寅感觉自己全身都像是虚脱了一样,缓缓的坐在了稻草上,唐寅看着谷大用,缓缓的说道:“是谁?”
“太子殿下!”谷大用看着唐寅,然后开口说道:“太子殿下看过你的诗文。”
说着谷大用拿出了一张纸,然后开始念道:“唐寅,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是朱厚照写下的,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朱厚照知道唐伯虎对这两位祖先的崇敬和向往。
唐寅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也自称“鲁国唐生”,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出来,唐寅对先祖功绩的敬佩和向往,这也是朱厚照为什么要重点提及唐寅这两位祖先的目地。
听到吕大用的话,唐寅的表情也逐渐平复了下来,怔怔的看着谷大用。
“到了咱们大明,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殁于土木堡之役,于国有功。”
于国有功,四个字的评价,很简单,但是唐伯虎的眸子却亮了,因为这四个字是出自当朝太子。
谷大用将手上的纸张收了起来,然后缓缓的开口说道:“下面是太子口谕!”
唐寅一愣,随后连忙跪倒在了地上,躬身行礼:“学生唐寅接太子殿下令!”
“我知道你家里面的事情,连年丧亲实属人生大不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汝当继承先祖之志,先父之望,奋进向前。我知道你诗词做得好,那么就送给你一首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听着谷大用的话,唐寅默然无语,作为一个文人,一个大才子,唐寅自然知道这首词的来历,这首词名为《鹤冲天·黄金榜上》,作者是宋代大名鼎鼎的词人柳永,也就是柳三变。
在柳永的一生之中,写词很多,出名的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那一首《雨霖铃》,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被多少人奉为经典之中的经典,与之相比,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
只是唐寅知道,太子殿下给自己这首词那是有着很深的用意的。
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是柳永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科举之后所作的,大中祥符二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
这首词虽然让“白衣卿相”一词名声大噪,使得很多文人效仿,但是太子殿下给自己这首词,显然不是想让自己学柳永的。
说起来唐寅和柳永还是有些相像的,唐寅也知道一件柳永的旧事,那就是咸平五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唐寅放浪形骸,眠花宿柳,虽然与柳永的原因不同,但是却做得却都是差不多的事情。
“我很喜欢你的诗词,只是大明不是大宋,我也不想你做柳三变,你祖上的光辉闪耀史册,如今之时,汝当承先祖之志,我希望你学你的先祖唐俭,广大胸襟,不写柳三变,写家、写国、写天下。”
“以画笔画下大明江山胜景,大国豪迈气度,你我君臣虽未谋面,但是我将你引为知己,送你一首我喜欢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谷大用不说话,但是唐寅却跪在地上,无言,也没有起身。
这首诗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这首诗虽然写的很好,但是卢纶塞下曲之中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也写的很好,边塞诗写的比卢纶好的也很多,但是朱厚照偏偏就把这首诗送给了唐寅。
唐寅当然知道这首词在这里暗指什么,唐寅的祖上是唐俭,单于夜遁逃,在这里暗指的就是颉利可汗。
这首诗说白了就是朱厚照对唐伯虎的期望,别学柳三变了,学一学你的祖上唐俭,写诗画画也别做什么婉约诗词了,写一写边塞诗,作画画一画大明的万里河山。同时也在告诉唐伯虎,我要做唐太宗那样的盛世帝王,而你做唐俭,咱们君臣相得,留下一段佳话。
跪在地上的唐寅哭了,痛哭流涕,可以说是涕泪横流,最后甚至抽抽在了地上。
谷大用看着摊倒在地上的唐寅,微微有些害怕,这家伙别这么死了,他要是死了,自己怕是要完蛋。连忙上前走了几步,伸手拍打着唐寅:“唐寅,唐寅,你没事吧?要不要找个郎中给你看一看?”
从地上爬起来,唐寅猛地将头磕在地上,声音颤抖着说道:“唐寅定不负殿下今日之恩,此生为殿下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几年唐寅活的是压抑的,父母妹妹妻儿相继死去,人生仿佛失去了目标,自己孤单一人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整个世界都和自己没关系了。可是在这一刻,唐伯虎感觉到这个世界还有人和自己有关系。
有一个人懂我,有一人关注着我,有一个人支持着我,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而这个人是太子殿下,大明现在的储君,未来的君王。
士为知己者死,何况这个知己是君王?君以国士遇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此时此刻,唐寅觉得自己的心是热的,血也是热的,而且自己是活的。
第七十章 按部就班
唐伯虎走了,去了西北军前,朱厚照从始至终都没见这个大明的才子,朱厚照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了之后,这个大明的才子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朱厚照倒是带着期待去等待的。朱厚照相信三年以后,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唐伯虎回来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朱厚照盐铁司也终于到了关键时刻,内阁将成立盐铁司的文书递了上来。
翻看了一下文书,朱厚照也不得不感叹,老爹的这几位内阁首辅真的是挺了不起的,其他的不说,这个能力真的是没的说。整个盐铁司的架构到人员的任免,全都写的非常的详细,可以说这是一份非常完善的规划书。
朱佑樘看着儿子的样子,笑着说道:“看你的样子,似乎很满意?”
“很满意!”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几位阁老都是大才,非常好。”
听了儿子的话,朱佑樘更开心了,这几位内阁大学士可是他一手提拔的,听到儿子这么说,自然是心里面傲娇的。捋着胡子,朱佑樘笑着说道:“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批红照准呗!”朱厚照直接说道:“虽然内阁没说,但是这文书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将盐铁司置于户部,由户部侍郎掌盐铁司事。如果真的按照他们说的办了,现在的户部左侍郎魏吉甫就是掌盐铁司事的不二人选了。”
朱佑樘听到儿子这么说,顿时就笑了:“那你还准备照准?你不是已经有人选了吗?”
朱厚照摇了摇头,然后说道:“这事几位阁老的想法怕是要落空了,如果让户部左侍郎掌盐铁司,那其他人得多眼红?朝廷好不容易多出了这一个职位来,不用等着别人下去,有资格的谁都想上,哪是他们能够做的了主的。”
“行了,你自己心理有数就好了!”朱佑樘看着儿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厚照手里面握着题本,眼睛则是越来越亮,因为忙碌了这么多的日子,终于要到时候了。
回到自己的咸阳宫,朱厚照让人把衣服给换了,他今天除了盐政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太子千户为事情。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太子千户那边的新兵训练终于完成了,来的时候是一千多人,现在剩下七百多人。
按照朱厚照的训练强度,这些人能坚持下来,那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了,今天是这些人圆满的日子,朱厚照需要过去一趟,这个必须要去。
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王守仁,朱厚照笑着说道:“伯安,走,咱们出发了!”
朱厚照带着王守仁和他身后伺候的人离开了咸阳宫,直奔西苑,当朱厚照到了西苑的时候,这里的其他人早就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张王李赵四人每人领着一队人,全都双手背后,双脚叉开,挺胸抬头的站在原地。
一个个看过去,朱厚照发现这些人的精气神都不错,显然三个月的艰苦训练让他们更上了一个档次。
要知道这些人原本就是腾骧四卫和勇士营之中的健者,现在又在朱厚照这里练了三个月,吃得好,自然就更不一样了。全都是布衣,短衣襟打扮,朱厚照和他们也穿的差不多,但是众人都知道这是太子殿下。
从众人的面前走过,朱厚照看了一眼他们,然后大声的说道:“三个月,你们用三个月的时间证明了你们是军中健者,这很好。”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太子亲卫,饷银什么的就不用说了,本太子给你们翻一倍,另外就是好好干,将来搏一个前程,封妻荫子都不在话下。”
朱厚照也没拽什么文辞,直接上来就是给好处,这个年代当兵可不讲什么家国天下,为的就是吃粮。杀敌那是有赏赐的,戚家军之所以战斗力高,除了严明的军纪之外,还有砍掉一个敌人的脑袋,赏银四十两。
这单单是杀敌的奖励,还不算缴获和大战之后胜利朝廷给的赏赐,所以有人愿意拎着刀子上。